卢劲松国画 社会活动 作家陈丹青:莫言的东西没看过,但我知道他得奖与作品无关

作家陈丹青:莫言的东西没看过,但我知道他得奖与作品无关

二〇一二年十月十一日晚,当时正坐在山东高密老家沙发上看电视的莫言,通过电视得知自己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瞬时,万人鼎沸。诺贝尔文学奖,莫言是第一位中国籍得主!莫言获奖,其个人实力得到肯定是其一,最重要的是,莫言一举终结了中国文学界没有诺贝尔文学奖的历…

二〇一二年十月十一日晚,当时正坐在山东高密老家沙发上看电视的莫言,通过电视得知自己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瞬时,万人鼎沸。诺贝尔文学奖,莫言是第一位中国籍得主!莫言获奖,其个人实力得到肯定是其一,最重要的是,莫言一举终结了中国文学界没有诺贝尔文学奖的历史。于个人,于国家来说,都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就在众人为莫言贺言之际,陈丹青,当代著名文艺评论家却剑走偏锋,口出“奇”言:没看过莫言的东西,但我知道他获诺贝尔文学奖与作品无关。”果不如然,一时间,万人将矛头指向了陈丹青。有人说他嫉妒心作祟,有人说他小人心理,更有人将陈丹青的私生活都扒了出来,喧嚣了好一阵。单从字面意思上来看,这句话确实与当时称赞莫言的时势极不相符,甚至还带有反面属性。然而事实当真如此吗?如果属实,陈丹青所出此言又是为何?如果不属实,事情的真相又是什么呢?

谈及2012年自己对莫言获得诺贝尔奖后的发言,陈丹青无奈道:“媒体真的会杀人。”陈丹青之所以有此感受,原因有二。一来,很多人,尤其是当代年轻人,对莫言这位作家并不熟悉,对其作品也知之甚少。这些人在不了解莫言,不知其作品的前提下,仅凭诺贝尔文学奖一事就对莫言大肆吹捧。再者,大家其实是被媒体愚弄了。原来,世人只是看到了媒体想让其看到的东西。

陈丹青表示,当日他所说之话并非单单如此,后面还补充了其他话语。无奈,无良媒体为了博热度、获取流量,单方面断章取义,将最能引起争议的一句话摆到了台面上。换言之,陈丹青当日所言,和世人以为的评价并无任何关系。既然如此,那无良媒体为什么要如此“诬陷”陈丹青呢?实则,和陈丹青本人在当代文学界的地位分不开。陈丹青因敢于说真话、说实话,直面社会问题的根本,被支持者送以了一个“当代鲁迅”的称号。

陈丹青之所以从“陈丹青”走到“当代鲁迅”,和其过去数十年的个人经历分不开。也正是因为其个人经历,他毒舌犀利的心性也才得以形成。正如今日陈丹青从没想过自己有一天会被当枪使一样,昔日的陈丹青也从没想过自己会从绘画界跨界进入文学界,更没想到过他和莫言之间会牵扯上任何关系。最起码在2000年之前,两个人之间还是毫无关系的。下面就分别简单介绍下这两人的生平经历。

莫言,本名管谟业,1955年出生于山东高密。1978年,莫言开始涉足文学写作。在此之前,莫言参过军,也在工厂里工作过在他的小说《红高粱家族》被张艺谋改编成电影上映之前,大众对莫言的了解并不多,甚至很多人都不知道有莫言这个作家的存在。

归根到底,莫言的作品性质不太符合大多数人的喜好——当然,这仅限于国内。

相比于在国内的籍籍无名,莫言的作品在国外反倒广受好评,还收获了一大批粉丝。

因着莫言二十年的农村放牛,割草、种高粱、挖河等经历,他的文学作品中主要是以体现乡村生活为主。

莫言通过写乡村生活,进而表达乡村劳动者的辛劳、喜悦之情,同时感叹老百姓的麻木和愚昧。

纵观莫言的作品,天马行空的想象力、随意性是其作品的典型特点。

因着由表及里、虚实结合的独特写作手法,莫言以《蛙》一举夺得了2012年的诺贝尔文学奖。也正是这一奖项,将之前默默无闻的莫言顺势抬到了众人面前。很快,各大书店里莫言的书被抢购一空,莫言本人也多了各种采访,莫言的生活由孤寂彻底转为了喧嚣。就在莫言极力以“散了吧”三字让生活回归平静、让自己脱离光环时,陈丹青的一句“没看过莫言的东西,但我知道他获诺贝尔文学奖与作品无关”又将其推向了舆论中心。

陈丹青,当代文艺评论家、作家。不同于莫言、贾平凹等人笔下北方烈酒性质的文风,陈丹青的文风更偏冷静克制,像茶一样,要想读得懂其中之意,需不断细品,细品方能回甘。

陈丹青有如此文风,除了和他是上海知青有关外,还和他之前的数十年经历分不开关系。陈丹青,1953年生于上海。陈丹青自小绘画天赋奇高,之后便一直在绘画领域深耕。1970年-1978年,陈丹青在农村插队落户,期间他的绘画功底一直没有丢。不断打破舒适区、否定已有成就并重获新生是每一个成功者秉承着的原则,陈丹青也不例外。凭借着这份心志,1978年,陈丹青考上了中央美术学院。

进入中央美术学院受到专业绘画培训后,陈丹青的绘画能力实现了质的飞跃。在绘画能力飞跃的同时,陈丹青的性格也愈加沉稳。

如此便是,一个具有“独立性人格,能以不同于常人的角度,看到常人看不到的未来”的陈丹青横空出世。十年终成一剑。因着独有的智慧,1980年,陈丹青创造出了一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画作《西藏组画》。《西藏组画》是油画,一共七幅,陈丹青以直接、果断的绘画手法,描绘了藏族平民的日常生活。从画作本身来看,《西藏组画》远超当时苏联的油画技法。从创作思路来看,陈丹青摒弃了当时主流的主题绘画思路,从现实意义的角度出发,将非英雄式的普通藏族平民的日常生活尽数落于纸上。

其中不难看出,现实主义、真实、直接是陈丹青画作的基本特点。而这些特点,也正是陈丹青本人的性格特点。因着这份心性,之后陈丹青做出了无数在常人看来极不符合时宜但却自身逻辑自洽的选择,也说出了许多“得罪人”的话。《西藏组画》大获成功后,陈丹青得以留校任教。2000年,陈丹青从美国回国就职于清华大学,担任美术学教授。就在众人以为陈丹青会逐渐隐匿并潜心教学时,2004年,陈丹青毅然辞了职。理由是,学校死板、教条的教育制度让其难以接受,和其所秉持的教育理念格格不入。当二者无法调和时,他只能以离开此环境作为结束。

共鸣是人类最需要的情感。当一个人敢于说出自己想说的话但又不能说出来的话时,人们便会对这个人的发声,以及这个人本身都予以强烈的赞同。继《西藏组画》大爆后,陈丹青又一次火了。此后,陈丹青依然没有辜负众人所望。在一些社会事件以及评论他人的作品时,陈丹青总是能以不同于常人的角度,发现一点颇为独特的点,进而将其言简意赅地表达出来。

因着这一系列一针见血的评价,支持者们送了他一个“当代鲁迅”的名号。“当代鲁迅”的名号,标志着陈丹青成功从绘画界跨界到了文坛。

之后,凡是陈丹青所言、所评、所发之声,众人无不是竖起大拇指。一度,陈丹青的话成了绝对的真理。正所谓头上的光环越多,所承担的责任也就越大,所能引发的效应自然也大。一些媒体正是看到了这一契机,之后便断章取义,捏造了本不存在的事实。实际上,陈丹青在说完“没看过莫言的东西,但我知道他获诺贝尔文学奖与作品无关”这句话后,还说了一句,“是诺贝尔委员会识时务了”统观全句来看,陈丹青重点在后半句。陈丹青是在借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事,谈及其获奖的根本原因。

陈丹青没有看过莫言的作品是事实,他也如实托出。因为没有看过,自然无法评价其作品好坏,陈丹青不过是在表达其客观原因罢了。因着这一基础,陈丹青道出了,在他看来获得诺贝尔奖的根本原因。在陈丹青看来,莫言之所以能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和当今中国在世界上愈发靠前的地位以及影响力分不开。国家和国家之间的相处,本质上和人与人之间的相处差不多。拜高踩低是全世界都通用的法则。羸弱不堪、毫无话语权的时候,别人想怎么欺负就怎么欺负。

现在中国强大了,综合实力上来了,那些人自然会忌惮你三分。该给的面子他们会给,该有的礼数,也一样都不会少。就拿诺贝尔文学奖这一事来说,近代以来,我们不乏一些类似于鲁迅、巴金等优秀的作家,他们的作品至今在世界上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过去,他们被诺贝尔文学奖所看不见,或许和作品本身有关,或许和其他原因有关。虽然我们的国家日渐强大,却还是没有一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难道我们的文学作品,当真离世界水平还差得很远吗?

很显然,并非如此。在国家综合影响力日益提高的加持下,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在某种程度上说,是既定的事实。而陈丹青所说的是诺贝尔委员会识时务了,正是想表明这一点。

如今中国强大了,位置愈发突出,也是时候给中国这样一个奖项了。陈丹青质疑的都是诺奖之前的评审团。陈丹青是从局势的角度得出这一结论的,和他否定莫言作品的优秀度、可读性并没有任何关系。

陈丹青用的是更高一级的视角。当众人还在莫言获奖的圈子里绕的时候,陈丹青早已跳出了圈子外,从更高一级的角度俯视了整个事情全局,从结果中倒推出了因为,进而得出了如此结论。但不料,有心之人却将陈丹青的评价随意做了切割,将最能引起大众口舌的那句话扔到了台面上。当然,总归这也是陈丹青的一人之言。世界上再伟大的作家,也不过是在表达他的一面之词而已。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除了有时势的因素外,更多的是在于他的作品本身所传达的现实意义。

毕竟再怎么说,评审团也不可能仅以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抛却作品本身就颁予莫言诺贝尔文学奖。世间实苦,而泡在苦中的每一个人无不是在潜心寻找着那份“让自己内心安定,明了”的答案。或曰真理,或曰智慧。作家,就是承担着这样使命的一份职业。他们能以敏感于常人的洞察力,将世间悲欢万象全盘托出,进而通过对其抽丝剥茧地分析,得出某个结近于真理或者就是真理本身的结论。读者读后,或找到了人生新的方向,或走出了自身当下的迷局。莫言的《蛙》在某种程度上,就是这样的一部作品。

《蛙》以乡村妇产医生姑姑的五十余年职业经历为主线,通过姑姑对“计划生育的执行以及迎接新生命”之间的矛盾,凸显了姑姑个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从更深层次上说,《蛙》揭示了“生命的存在本质上是一种非理性的个人选择”这一真谛。人向往自由,但又时刻被困于各种现实中。如何从这些现实中逃脱,则取决于个人的选择。而同样,个人的选择又会将自己置于另一种现实。如此反复,无穷无尽。结果便是,每一个生命尽在理想和痛苦的纠缠中无限前进,直到生命的尽头。下一轮生命开始,仍是如此。

莫言借《蛙》揭示了生命的底色,小说中的姑姑是如此,世人亦是如此。同样,莫言也借《蛙》给出了主人公在面对困境时的各种选择。其主旨是,纵然生命中存在着各种灰暗、纠结,但每个生命仍尽力将自主选择权握在自己手中,奋力地改变着自己的环境,在不断选择中走向未知的新生。莫言在现实主义的基础上,给出了超越现实的方法论。只要读者在其中获得了力量,这部作品就是成功的。从这个角度上来看,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实至名归!

-完-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卢劲松国画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miaoliantang.com/2018/11/1576.html

作者: lujinsong

卢劲松,字冠宇,号妙莲堂主,兮山行者;画家,当代艺术家,中国华夏万里行书画家协会会员。 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现为高校教授艺术研究室创始人、研究员;华艺国际艺术研究会理事;沈阳市美术家协会会员,沈阳市作家协会会员;中国华夏书画印雕鉴定评估认证艺术家。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3709850171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174012212@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