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劲松书画艺术 社会活动 如何让”我”来以“我”之情怀写“我”之意境

如何让”我”来以“我”之情怀写“我”之意境

今天我们探讨一个问题:仅是画家如何面对自然问题,就是如何让”我”来以“我”之情怀写“我”之意境的问题。第一层尚在技法层面,第二层的确在哲学层面! 中国画有着完整审美体系并具独特的审美内涵,它的艺术特征除…

今天我们探讨一个问题:仅是画家如何面对自然问题,就是如何让”我”来以“我”之情怀写“我”之意境的问题。第一层尚在技法层面,第二层的确在哲学层面!

中国画有着完整审美体系并具独特的审美内涵,它的艺术特征除了有“视觉艺术”的共性外,还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品格。只有坚持这种认识并指导艺术实践,我们的中国画创作才有可能提升到一个更高的艺术境界,文化精神是中国画的支柱,中国文化中有一条未形成理论文字的精神文脉,蕴含于大量存在的远古艺术,民间艺术等作品中。


中国画的墨,包涵着中国文化的特殊精神,体现了儒、释道、三家的哲学理念,以墨色为易象达到静境,这是儒、释、道皆倡导的境界。道家提倡恬淡的修养,由彩色的绚烂之极归于墨色的平淡,是一种精神境界的升华。儒家的阴阳交替为宇宙的根本规律,黑为阴,白为阳,墨色的两极正合自然之性。中国画由汉唐发展至宋元,文人画的形成使得笔墨达到极高之境界。文人画之高妙正在于此,笔墨的高妙全在善用画中之虚白处,画面空灵境界的营造,又全在于精湛的笔墨运用。


中国画是意象艺术,是用不是写实也不是抽象的“似与不似”、“不似之似”高度的内涵和丰富的笔墨结构塑造出来的。过去,对中国画笔墨传统的认识主要是从笔墨形态要服从表现对象的刻画,笔法用于体现对象的形廓、质感、定向感或笔墨的形态具有审美价值,而对强烈反映主体审美意识的笔墨结构缺乏深入的认识。中国传统绘画中的“意境”和“气韵”是主体审美意识的高级形态,它们的形成和创造有赖于笔墨结构和形态的运用和创造。唐代王昌龄首先提出“意境”的概念。其后“意境”成了中国艺术审美特征的高度概括,成了中国美学最重要的概念之一。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卢劲松书画艺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miaoliantang.com/2024/15/3269.html

作者: lujinsong

卢劲松,字冠宇,号妙莲堂主,兮山行者;画家,当代艺术家,中国华夏万里行书画家协会会员。 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现为高校教授艺术研究室创始人、研究员;华艺国际艺术研究会理事;沈阳市美术家协会会员,沈阳市作家协会会员;中国华夏书画印雕鉴定评估认证艺术家。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3709850171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174012212@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